中國食品安全網訊(蔣雪峰)近日,重慶市巴南區(qū)南泉街道市場監(jiān)管所以“全國藥品安全宣傳周走進趕集日”為契機,深入轄區(qū)鄉(xiāng)鎮(zhèn)趕集日現場,圍繞藥品安全與食品安全兩大主題,切實增強農村地區(qū)居民的健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,營造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。此次趕集日健康安全宣傳活動累計發(fā)放各類宣傳材料300余份,接受群眾咨詢80余人次。
一、集市“擺攤”送知識,面對面科普零距離
利用趕集日人流密集的特點,該所在集市主干道設立食品與藥品安全宣傳咨詢臺,懸掛主題橫幅、陳列展板,向過往群眾發(fā)放安全用藥手冊、食品安全常識讀本、法律法規(guī)宣傳頁,現場解答群眾關心的藥品真假辨別、合理用藥、食品選購儲存、預防食物中毒等問題。
二、食品藥品現場展示,實物對比提升辨識力
工作人員準備了常見食品和藥品的真?zhèn)螛颖荆ㄟ^實物對比、圖片展示等方式,向群眾普及識別假冒偽劣食品和假劣藥品的技巧,揭露常見銷售騙局,幫助群眾尤其是老年人增強防范意識,避免上當受騙。
三、方言講解接地氣,打通認知“最后一公里”
針對農村地區(qū)居民特點,宣傳人員運用本地方言和更“接地氣”的群眾語言,結合真實案例講解藥品貯存要求、禁忌證、食品保質期識別、野生菌食用風險等常識,讓知識聽得懂、記得住,真正實現“宣傳入戶、安全入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