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吉林長嶺縣堅持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(zhàn)略,不斷拓寬糧食產能,黑土地上新科技日益涌現,實現糧食種植面積、單產、總產三增長目標。2022年,長嶺縣榮獲吉林省糧食生產十強縣殊榮。
在保富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的黑土地保護性耕作作業(yè)現場,大型拖拉機正在將黑色的有機肥拋撒到田地里,這些肥料將被深翻入土,成為農作物的優(yōu)質營養(yǎng)來源。作為2022年度吉林省糧食生產突出貢獻玉米種植優(yōu)秀主體,合作社自成立以來,借力新科技農機力量,運用科學方法改良耕地,將一塊塊土地變成高產良田,種植鮮食玉米,完善深加工鏈條,帶動274戶低收入家庭庭院種植黏玉米,實現增收致富。
長嶺縣作為省級商品糧重要基地,共有耕地498.9萬畝,2022年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黑土地保護項目21.5萬畝。2023年,計劃繼續(xù)推廣高產水肥一體化技術50萬畝。預計種植糧食作物470萬畝,其中玉米種植面積437萬畝,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和玉米播種面積分別比上一年增加3萬畝和5.5萬畝,力爭糧食作物總產量穩(wěn)定在350萬噸以上。
為實現糧食穩(wěn)產增收,長嶺縣堅持農業(yè)科技自立自強,強化政策、服務和銷售保障,在促進農民增收上做文章。通過下鄉(xiāng)舉辦培訓班、科普大集和印發(fā)科技資料等方式,他們圍繞作物高產栽培、病蟲害防治、保護性耕作、節(jié)水灌溉等一系列農業(yè)適用新技術進行了技術推廣和培訓。在線上通過咨詢熱線和微信推送視頻、技術資料,以及“科普之窗”電視專題欄目播放等形式,擴大培訓范圍,確保新知識、新技術、新政策能夠及時傳遞給農民。(王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