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秋學期起,常州市32所局屬學校全部實行“1+1+1”食堂管理模式,即外聘1個食堂勞務管理團隊、篩選1批優(yōu)質食材供應商、開發(fā)1個一體化網絡監(jiān)管平臺,將食材、勞務和資金分開實施閉環(huán)運行,更好地服務學校師生。
新鮮衛(wèi)生的食材,科學定制的食譜,獨具匠心的烹飪……連日來,記者走進多個校園食堂,發(fā)現食堂不僅把菜品做得色香味俱全,更是將師生的“舌尖”安全放在首位,努力讓學生吃得營養(yǎng)、吃得健康、吃得幸福。
朝陽中學
菜品豐富而高質
晚飯時分,朝陽中學食堂,4號營養(yǎng)特色套餐窗口最受歡迎。“風味特色餐每天不重樣,今天晚上有我最喜歡吃的黃燜雞蓋澆飯,還配了蔬菜和牛奶。”八(1)班的周若蕓享受美食的同時,為“朝陽味”點贊。
2016年9月,朝陽中學在局屬學校中率先啟動食堂改革,實行“1+1+1”食堂自營模式?!拔覀兊淖谥际亲尯⒆硬粌H吃得飽,還要吃得好,吃得營養(yǎng)又健康?!备毙iL朱傳平介紹,學校嚴格把控食材關,嚴格擇選、清洗、烹飪等每道工序,做到安全健康第一,保證就餐品質。
豐富而高質的菜肴是朝陽中學師生向來引以為傲的。食堂嚴格按照中小學膳食指南要求,在營養(yǎng)師指導下進行菜譜搭配,確保午餐、晚餐不重樣,每半月食譜不重樣,還會根據不同季節(jié)進行適當調整。椒鹽仔排、蒜蓉基圍蝦、手工獅子頭等學生的“心頭好”時不時出現在食譜里,冬天增加牛、羊肉等熱量大脂肪少的食物。遇上傳統節(jié)日,學生餐桌上又會翻花樣,端午節(jié)有軟糯可口的粽子,臘八節(jié)有香味濃郁的臘八粥,都是免費供應。
學校通過膳食委員會、學生大隊委等渠道不定期開展學生、家長座談會集思廣益,充分聽取并采納不少學生代表的意見或建議,不斷改進食堂工作。課后服務實施后,學生希望晚餐品種更豐富些,從上月起,每周二、周四晚上,食堂推出營養(yǎng)特色套餐,蓋澆飯、炸醬面應有盡有,還有牛奶、水果。雖然成本提高了,但依舊是12元的標餐價。特色餐有多暢銷?不僅晚餐泔水各班基本為零,連大米的供應量都增加了14%。
麗華中學
保溫“神器”確保飯菜熱乎乎
11∶10,麗華中學。還未到飯點,學校食堂已忙得熱火朝天。熱氣騰騰的飯菜新鮮出爐了,打菜操作間濃香四溢,一個大葷,兩個小葷,一個蔬菜,食堂阿姨熟絡地將飯菜分餐、裝盒、密封,再放進保溫箱中,靜候孩子們開啟。
副校長孫劼介紹,學校有1200余名學生,此前分兩批吃飯,學生排隊在窗口前依次取餐。本學期開始,學校采購了一批保溫箱,經測試,保溫效果可以達到兩個小時以上。于是,食堂阿姨提前分餐裝盒,既保證了孩子們拿到飯菜時都是熱乎乎的,又節(jié)約了排隊時間。
11∶35,來到食堂的學生,迫不及待從班級保溫箱中拿到餐盒,打開后大快朵頤。天冷后不再錯峰吃飯,兩個年級在食堂用餐,一個年級將保溫箱送至教室。
據介紹,學校嚴格把好食品采購、貯存、加工、配餐四道關,打造讓家長放心、師生舒心的“陽光食堂”。組建、優(yōu)化了食堂管理團隊,完善了食材采購與監(jiān)督制度,安排食堂負責人、炊事員、驗菜員一起,對清晨送達的每一樣食材進行“四檢一索”。所有烹飪菜品,均由廚師或工作人員預先品嘗。
每周五的勞動教育課程,七、八年級學生們按班級輪流來到學校食堂旁的操作間,在廚師和教師的帶領下,動手制作燒賣、包子、蛋撻等中西糕點。校方還開展了“大廚進班級”活動,向同學們普及科學的營養(yǎng)搭配,讓學生懂得如何吃得營養(yǎng)。
市一中
驚訝!這么多走讀生來校吃早餐
清晨6點多,常州市第一中學食堂燈火通明,四五百名寄宿生吃上了熱騰騰的早飯。手抓餅、糖醋小排面、皮蛋瘦肉粥、牛肉包……20多個品種擺上餐臺,供學生自由挑選。豐盛的早餐將走讀生吸引而來,目前,每天有近200名走讀生來校吃早飯。
2021年9月,原址改擴建的市一中新校投用,學校食堂實行“1+1+1”模式。步入食堂,仿佛來到一家主題餐廳。食堂內空調全覆蓋;餐桌有多種選擇,雙人桌、4人桌、6人桌,配以多處吧臺;原木色餐桌搭配淡綠色、湖藍色餐椅,營造出輕松、愉悅的就餐氛圍。
副校長吳偉國介紹,3個年級共有3000余名師生在食堂用餐,新模式下,校方啟用了兩家服務公司,形成良性競爭。校領導班子與中層干部成立管理團隊,對食材供應商、勞務供應商進行直接管理?!皬氖巢尿炟洝⑷霂?、出庫,到清洗、切配、烹飪,我們有專人進行全過程精細化管理?!?/p>
食堂3個樓層共設置了28個取餐窗口,提供自主選餐和特色美食,配有自動人臉識別刷卡機,快捷方便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校方要求下,兩家服務公司每周分別推出一個新菜品,滿足學生對美食的追求。
學校將食堂命名為“食育中心”,旨在強調食堂不僅要為師生提供美味佳肴,也要發(fā)揮育人功能,成為學生重要的社交空間和學習場域。中心特別設計了展示柜,各班圍繞科教興國、愛糧節(jié)糧、傳統文化等主題,確定展示柜設計方案,動手裝點食育中心,使之成為校園的一大亮點。
市三中
持續(xù)出新滿足學生的味蕾
本周二中午,常州市第三中學食堂西點區(qū)?!鞍⒁?,來一只漢堡和一個壽司!”高二女生許欣冉和同伴興致勃勃地點餐。本學期西點區(qū)投用后,她每周總要光顧一兩次,“這些都是食堂現做的,新鮮又好吃。”
市三中是實行“1+1+1”食堂自營模式的首批高中校之一,學校不斷加強食堂的供餐服務以及運營管理工作,致力于打造“讓學生喜愛、家長放心的食堂”。
副校長江軍介紹,學校嚴控食品安全關,組織校方、服務單位、食材配送單位三方每天及時規(guī)范驗收食材,從原材料粗加工、燒制、備餐、售賣到餐廚垃圾的處置,后勤干部付凱每天每餐進行過程監(jiān)管。學校還聘請了2位食品安全與營養(yǎng)健康指導專家,確保菜品安全、營養(yǎng)、健康。每班都有兩名家長代表加入學校膳委會,加強對食堂的監(jiān)督和檢查。
為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,學校持續(xù)翻新推出學生喜愛的品種。學生喜歡吃拉面,于是,本學期新開出3個拉面窗口,聘請專門熬制湯底的師傅。最近,點拉面的人數有所回落,又將一個窗口調整為售賣米線,銷路很好。有學生提出喜歡吃辣,于是增設了自助調味區(qū)。每餐都會提供兩種免費湯,甜湯、咸湯各一份,湯料足、營養(yǎng)佳,每周保證有兩次葷湯。
入冬后,食堂門口裝上保溫簾,飯菜保溫措施細致到位;節(jié)假日供應元宵、粽子,營造濃濃的儀式感;打飯打菜的阿姨從來沒有“手抖”過,而是一直問“夠不夠”……這些日常小美好和人情味,被學生寫進了“我與食堂的故事”。
旅游商貿高職校
250余種菜品讓學生吃飽吃好
本學期開始,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(yè)技術學校實行“1+1+1”食堂自營模式,食堂整體情況日趨穩(wěn)定,師生的滿意度逐步提高。
黃燜雞米飯、鹵肉飯,砂鍋……食堂目前有菜品18個大類,單品已達256種。學生甚至有了“選擇恐懼癥”,繪制菜品小轉盤來決定“今天中午吃什么”。后期,學校后勤部門還將進一步指導餐飲公司開發(fā)老鴨湯泡飯、關東煮等新品種,在保證食品安全營養(yǎng)的前提下,不斷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。
學校開放各類渠道,歡迎師生員工、家長與學校一道監(jiān)督食堂運行,積極參與食堂驗菜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。食堂每張餐桌及每一個送餐保溫盒上都張貼有食堂監(jiān)管二維碼,師生們可以掃碼進入食堂監(jiān)管群,提出各類意見和建議,每條意見都必有回復。例如,一些學生反映的打飯阿姨“手抖”或算錯錢等情況,后勤部門第一時間核實情況,及時敦促服務商給出解決方案,同時進一步要求服務商加強員工培訓,盡可能杜絕此類錯誤。
圍繞食堂新模式的新特點,學校針對性地開展“三個反對、一個提倡”健康飲食教育, “三個反對”就是反對品質難以保證的外賣、外帶食品,反對營養(yǎng)單一的方便食品,更反對不吃飯;“一個提倡”是指提倡以食堂主食為主,超市零食為輔。學校通過多途徑著力做好宣傳教育引導,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飲食觀,成效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