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插已進入攻堅期,華容縣萬庾鎮(zhèn)月形村種糧大戶、新耘科技公司負責人王必華忙而不慌。他開發(fā)的“超級育秧工廠”自動化生產線上,工人僅需放好秧盤,鋪基質、播種、澆水、覆蓋等程序,全部由機器自動完成。王必華信心滿滿地說:“這條生產線每小時能制作好1000盤秧苗,可滿足30畝稻田的秧苗需求。”
“超級育秧工廠”占地約2萬平方米,棚內安裝了噴淋系統、通風系統和加熱系統,還有一個育秧自動循環(huán)托盤系統。秧盤層數達到14層,一次可擺盤8萬個,單次可育秧2000畝,占地比傳統集中育秧大棚少,產能提升約3倍。王必華介紹稱,自動循環(huán)系統可以照顧到所有秧苗的光照和濕度,所以秧苗長得快、長得壯,15到20天便可出苗,移栽時間也能提前2到3天,且秧苗返青快,每畝稻田可增產50公斤。
近年來,華容縣農業(yè)農村局加大政策扶持、技術服務力度,抓好新科技賦能、機械化提升,促進現代農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。在外從事機械制造業(yè)的王必華在政策感召下,回村創(chuàng)辦湖南新耘科技公司,先后投入資金1100余萬元發(fā)展綠色水稻全程機械化產業(yè),建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集代育、代種、代管、代收、代烘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產業(yè)基地,全年代育秧面積超6000畝。目前,該縣通過采取“龍頭企業(yè)+農機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模式,建設現代化集中育秧工廠7 個,面積約4萬余平方米,輻射帶動全縣早稻集中育秧面積32.4萬畝,占早稻總面積超7成。
目前,工廠化育秧,機械化種田、無人機植保、手機APP田管家等新技術,正逐漸成為華容新農人的“標配”。新耘科技、禹農云耕、新泰和、吉娃等優(yōu)質水稻產銷的現代農業(yè)企業(yè),已依靠科技賦能成長為省市行業(yè)龍頭。(徐典波 陳博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