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7日,中方縣銅灣鎮(zhèn)竹園頭村,綠源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的員工正在拋荒復墾的稻田里插秧。“今年合作社流轉拋荒耕地55畝,實行機械化作業(yè)開墾,種上了優(yōu)質稻、辣椒和玉米,還拿到了財政專項獎補資金?!焙献魃缲撠熑藯顜r祥說。
為加大耕地拋荒整治力度,中方縣建立“縣級主導、鄉(xiāng)鎮(zhèn)負責、村級組織、大戶主力、農民主動”工作推進機制,政策宣傳到位、技術保障到位、資金投入到位、督查問責到位,確保拋荒地重回“藏糧地”。
以多種形式宣傳支農惠農政策,鼓勵農戶采取轉包、出租、互換、轉讓等方式流轉土地,引導種糧大戶流轉拋荒地進行規(guī)模種植。并選派經驗豐富的農技推廣中心技術人員下到鎮(zhèn)村,指導農戶復耕改種,同時加大基本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力度,夯實治荒基礎。
設立耕地“非糧化”和拋荒整治專項資金,每年整合涉農資金1000萬元用于拋荒治理。對集中連片流轉拋荒耕地30畝以上、流轉期限5年以上種植水稻的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等新型主體,前5年由縣財政按每年每畝1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。出臺治理耕地拋荒“十條舉措”,規(guī)定“種地有補貼,不種地不得補貼”,要求對拋荒耕地建立臺賬,實行清單銷號制,強化考評掛鉤和約談問責,用問責倒逼責任落實。
至目前,該縣完成拋荒耕地治理1808.23畝,為全年農業(yè)生產打牢基礎。(李慧勤?周紫云)




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不良信息舉報平臺
黑貓投訴
廣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