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年來,太和縣通過土地確權、建立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等措施,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、扎實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、農村“三變”改革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,穩(wěn)步實施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。

一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。在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的基礎上,2018年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118萬畝,土地流轉率達68%。農村土地規(guī)模經營主體2388家,較上年增加268家,增長12.6%。規(guī)模經營面積45.77萬畝,較上年增長2.34萬畝,增長率5.4%。規(guī)模經營率達42.7%。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,數據錄入已完成,其中掛牌項目56條。

二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。大力開展全域土地整治,切實做好農村土地“增減掛”工作,2018年底可用于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的新增耕地7400畝;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新增耕地5200畝。大力推進“空心村”治理和舊村改造,我縣增減掛鉤節(jié)余指標2100畝在全市范圍內流轉使用??h級政府在編制鄉(xiāng)(鎮(zhèn))土地利用總體規(guī)劃時,預留不超過5%的規(guī)劃建設用地指標,用于單獨選址的農業(yè)設施和休閑旅游設施等建設。
三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。2018年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工作,全縣有310個村全面完成本級資產清查、登記、公示、確認、建立臺賬、審核備案、納入平臺、匯總上報等各項工作。
四是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。在做好清產核資的基礎上,全縣306個涉農行政村(社區(qū))全面開展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。目前208個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摸底界定工作全面完成,118個村正在進行股份設置和建立組織籌備工作。
五是整縣推進農村“三變”改革。每個鄉(xiāng)鎮(zhèn)都有村委會開展“三變”改革試點,全縣確定110個村為“三變”改革試點村, 110個村全部制定了實施方案,并積極盤活經營性資產,促進農村集體資產增值,資金增效。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因地制宜,積極探索,多措并舉,盤活了集體資產資源,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,據統計,開展“三變”改革工作以來,盤活資產232項,主要為扶貧車間、廢棄學校、村室等,盤活資源120處。其中,舊縣鎮(zhèn)大張村“三變”改革工作在全市作經驗交流。
六是積極開展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。出臺了《太和縣委、太和縣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》,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,強化為農服務能力。




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不良信息舉報平臺
黑貓投訴
廣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