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日,江西婺源一位小學女副校長當著學生的面,把孩子們吃剩的早餐全部吃光。此事引起網友們的廣泛關注,一度沖上百度熱搜榜。有網友盛贊該女副校長:為人師表,言傳身教,這堂開學第一課非常有意義。但是,也有不少網友發(fā)出了質疑其做法的聲音?!翱窗押⒆觽儑樀?,完全沒有必要”“衛(wèi)生健康不要了嗎?還在疫情期間呢”……甚至還有網友留言:“拍視頻上傳的一律當演戲”“這就是作秀”……說實話,“演戲”“作秀”這樣的字眼,深深刺痛了筆者的心。
勤儉節(jié)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如今生活雖然富裕了,但這個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絕不能丟。近段時間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,強調“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,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,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”。諄諄告誡,發(fā)人深省。眾所周知,節(jié)約糧食意識要從“小”培養(yǎng)。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,尤應樹牢節(jié)約意識、養(yǎng)成節(jié)約習慣。言傳不如身教,身教不如境教。開學第一課,女副校長吃光學生剩飯,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活生生的節(jié)儉教育課,不僅具有“身教”“境教”和“立德樹人”的重要現實意義,更是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。
因此,在筆者看來,女副校長是否在演戲一點也不重要,即便是作秀,這樣的“秀”也可以再多一些。當然,這并不等于說教師吃學生剩飯,是引導孩子們節(jié)約糧食杜絕浪費的最好辦法或唯一辦法。要讓部分浪費慣了的學生變成“光盤俠”,學校還要多動腦筋,多出巧招加以引導,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養(yǎng)成勤儉節(jié)約的好習慣。
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,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。當前,“浪費可恥、節(jié)約為榮”正在成為社會新風尚。這其中,涌現的一些好做法也值得學校借鑒和推廣。例如,加強事前管理,通過建立智慧食堂,根據數據分析優(yōu)化菜品設置、精準控制菜量,減少“餐損”;細化事中服務,在提高飯菜質量的前提下,推出小份菜、半份菜;加強事后教育,對浪費嚴重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。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,養(yǎng)成勤儉節(jié)約的生活習慣,意義絕不只在減少浪費,更重要的是夯實祖國未來與民族希望的基礎。為人師表,言傳身教。再一次為吃光學生剩飯的女副校長點贊!最后,筆者也希望,學校能夠多措并舉,更好、更有效地引導莘莘學子爭做勤儉節(jié)約的踐行者。同時,堅決防止走過場、一陣風,讓勤儉節(jié)約美德在美麗的校園薪火相傳、永放光芒。(石鵬)




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不良信息舉報平臺
黑貓投訴
廣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