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柳州市舉辦新聞發(fā)布會稱,截至12月17日,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量達到105.60億元,較去年增長68.8%,未來5年將致力于把螺螄粉打造為全產業(yè)鏈產銷超過500億元的大產業(yè)。不光是螺螄粉,面對方便食品的千億大市場,速食酸辣粉、面皮、自熱食品等產品也在迅速增長,成為當之無愧的新風口。
今年我國方便食品規(guī)模有望達4850億元
疫情期間,螺螄粉成為爆紅的方便食品,在某網紅直播間2.6萬箱螺螄粉2分鐘售罄,在某網紅電商旗艦店月銷量超過100萬單,社交平臺上相關話題累計超過16億次閱讀、110萬次討論。
螺螄粉火爆后,火鍋面、自熱小火鍋等產品相繼成為熱賣單品,消費者腦海中和商超貨架上的方便食品不再只有口味單調的方便面、速凍水餃等,操作簡單、口味豐富的新型方便食品越來越多。據2020方便食品大會發(fā)布的數據,2020年1月-6月,全國規(guī)模以上方便食品制造企業(yè)實現營收1371.5億元,同比增長4.7%;實現利潤總額87.5億元,同比增長12.8%。特別是2020年1月-5月,受居家隔離的影響,方便食品消費增長1.5倍,其中2月增幅達21.3倍。
方便食品行業(yè)的火熱受到資本關注,成為新風口。主打速食面皮、酸辣粉、米線、甜水面等產品的白家食品在今年2月及6月分別獲得1.1億元A輪融資及過億元B輪融資;今年5月,主打自熱火鍋的莫小仙、自嗨鍋和速食品牌食族人宣布完成融資;主打零食的三只松鼠、鹽津鋪子和良品鋪子也開始布局方便食品行業(yè)。企查查統(tǒng)計,2020年一季度方便食品相關企業(yè)注冊量達千余家,較2019年同期上升26%;二季度,相關企業(yè)注冊量更是同比上升了98%。
對此,中國食品產業(yè)分析師朱丹蓬表示,隨著新生代的消費思維和消費行為發(fā)生變化,即宅經濟、懶人經濟的發(fā)展,以及產業(yè)端的升級匹配消費端的需求,未來方便食品行業(yè)還會迎來新一波的增長紅利。據前瞻產業(yè)研究院數據,中國方便食品的市場規(guī)模繼2019年達到4520億元后,2020年有望達到4850億元,發(fā)展空間巨大。
料包食材化成特色,“重口味”受歡迎
據天貓官方數據,主打速食面的拉面說在今年11月11日前1小時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,同比2019年“雙11”增長200%,成為方便速食類目首小時銷售冠軍。與?“圖案僅供參考”,只需開水沖泡的傳統(tǒng)方便面不同,其產品皆使用半生鮮面條、完整的凍干肉菜食材和口感濃郁的湯膏料包;簡單煮制10分鐘左右,將接近食材狀態(tài)的料包一一入鍋,簡單煮制10分鐘左右,就能得到一碗和圖案看起來差不多的拉面。
料包食材化是新式方便食品的特點,它們的食材更加營養(yǎng)健康、有風味,讓方便食品擺脫了垃圾食品的標簽,最后的成品也與包裝圖片無二,所見即所得。傳統(tǒng)方便面品牌紛紛推出的高端系列也是為了迎合這一市場需求,如今麥郎旗下老范家杯面使用了凍干肉丸、蝦仁等食材;白象的鮮面?zhèn)鞑捎昧税敫晒に嚽抑谱魈砑硬坏陀?%鮮雞蛋的半干鮮面。
在風味上,新式方便食品中意“重口味”“家鄉(xiāng)味”。頭部品類螺螄粉集酸、辣、臭于一身;白家食品熱銷的酸辣粉、紅油面皮以川渝口味為主;自熱小火鍋以重油重辣口味為主;白象鮮面?zhèn)鳌耙怀且幻妗保O置了廣式原汁豬骨面、老成都擔擔面、老北京炸醬面、臺式肉燥拌面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口味;統(tǒng)一的那街那巷系列則有常德風味牛肉米線米粉、蘭州牛肉面、桂林米粉等產品,漂泊在異地的年輕人越來越多,“家鄉(xiāng)味”無疑是一大賣點。
在銷售上,新式方便食品線上更為“高調”,頻頻進入各大網紅電商直播間、發(fā)布銷量戰(zhàn)報,如康師傅新款速達面館自熱面曾在某網紅直播間5分鐘售出7萬碗。但線下商超依然是以傳統(tǒng)方面食品的為主。一位在沃爾瑪選購自熱鍋的消費者表示,她更愿意網購方便食品,因為聯包或整件有折扣,方便囤貨,線下購買主要是應急,一般只買一兩包。
高端化下出現“凡爾賽”產品,消費者自嘲成“韭菜”
相比傳統(tǒng)方便食品,新式方便食品不僅內容物、風味不同,價格也呈現高端化趨勢,如拉面說3盒裝售價43.9元~57.9元,勁面堂2盒裝售價約50元,但銷量可觀,不少都月售破5萬單。
不過,也有消費者吐槽一些新式方便食品走上了“凡爾賽”路線,比如曾打造單價66元厄瓜多爾粉鉆雪糕的鐘薛高推出了高端速凍水餃理象國,其黑豬肉白菜、黑豬肉三鮮、干貝韭菜和雞絲松茸四種口味單價分別為42元、49元、62元、98元,每袋僅320g。記者購買該系列產品,“大象”形狀的泡沫盒包裝厚實,零下78℃的干冰標簽標識“請勿徒手觸摸”,黑豬肉白菜口味號稱選用黑豬腿肉,應季大白菜,且春夏取材于蘇冀,秋冬選材于東北;蝦仁三鮮口味選用海南的窄葉韭菜和鮮嫩的白對蝦仁。
產品很貴,但不少消費者并不買賬,“大象包裝像馬桶”“價格高,味道一般”“平淡無奇,失望”等評價頻頻出現在社交平臺上。確實,很少有人能感知東北白菜和西北白菜的區(qū)別,更體會不到窄葉韭菜比寬葉韭菜的香味差別,感覺自己才是“韭菜”。同時,消費者也無法像自拍幾十元的雪糕、新式茶飲一樣自拍餃子“炫耀”或凹造型,其社交價值也較難凸顯。
消費者的體驗感受直接反映在銷量上,旗艦店內銷量第一的產品為售價最低的黑豬肉白菜套餐,月售2700單;其他產品月售多在300單以內。高端化的方便食品確實能迎合一部分消費者,但一味高端化而沒有提供相應的食用價值或品牌價值,高端化路線也走不長遠。(陳思陶)




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不良信息舉報平臺
黑貓投訴
廣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