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山西省長治市武鄉(xiāng)縣韓北鎮(zhèn)橋南村大蔥種植基地,數十名村民正忙碌在綠肥紅瘦的山川田野。深耕、起壟、整地、施肥,分揀、剪葉、插苗、覆土……四五十人忙而不亂、有條不紊,把橋南村點綴得恰到好處。
橋南村地處太行山腹地,光照充足、土壤肥沃、土質疏松,非常適合大蔥生長。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,橋南大蔥空有好的品質,苦于沒有形成規(guī)模種植,更沒有形成品牌效應,只能待字閨中。
2021年,村黨支部、村委會換屆后,新一屆黨支部決定帶領大家發(fā)展大蔥種植。由于村民長期以種植玉米為主,很多村民對種植大蔥心存疑慮。村干部入戶宣傳、舉例論證,掰著指頭為村民算收入賬,打消村民的顧慮。
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。村“兩委”決定由村委會領辦的股份經濟合作社帶頭,并動員村民加入合作社,在60多畝村集體土地上種植大蔥。從購買蔥苗、種植、管理到銷售,村“兩委”全程進行幫助,并邀請技術人員全程進行指導,帶領村民學習管理技術。
去年,合作社大蔥種植畝產達到4000斤,銷往河北、河南等地,收入突破了10萬元。良好的收益讓村民看到了發(fā)展前景,也增強了村“兩委”規(guī)?;N植大蔥的底氣。為進一步優(yōu)化種植結構,今年橋南村積極引導村民將連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種植大蔥,村“兩委”還積極與收購商對接,簽訂購銷協(xié)議,暢通銷售渠道。
“我家3畝地流轉給合作社種植大蔥,流轉有租金、年底有分紅、務工有收入,生活越來越好?!贝迕窭羁※i高興地說。
為加快大蔥產業(yè)發(fā)展,橋南村還積極探索一戶帶多戶、多戶帶全村發(fā)展模式,由一名黨員或村干部帶領多名村民,在農資供應、植保管護、農機作業(yè)等方面開展幫帶服務,在收獲季幫助零散種植戶搶收大蔥,讓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邁得更堅實,在致富路上“蔥”滿希望。
“發(fā)展一個產業(yè),帶富全村百姓?!闭劶敖窈蟮陌l(fā)展,橋南村黨支部書記李旭鵬表示,橋南村將持續(xù)發(fā)展壯大大蔥產業(yè),通過規(guī)?;N植、標準化生產、品牌化宣傳、多元化銷售,帶動農業(yè)增效、農民增收,讓村民的“錢袋子”越來越鼓。(趙海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