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柿子上市的季節(jié),關于吃柿子,經常也流傳著各種說法:空腹不能吃柿子;柿子不能與魚、蝦、蟹、牛奶、醋、紅薯等同食,不然可能會產生胃結石。這種說法很不嚴謹。
吃柿子一定會導致結石?
柿子雖然好吃,但確實有很多說它會導致結石的各種版本說法,而原因最后都歸結于它含有一種叫作“鞣酸”的成分。其實,柿子中的鞣酸并沒有大家擔心的那么恐怖。
首先,熟透的、甜的柿子鞣酸都很少。不同柿子中的鞣酸含量不同,一般在0.4%~4%之間,相差可達十倍。當柿子沒有成熟時,鞣酸含量較高,特別是果肉外皮層——也就是靠近柿子皮的地方,鞣酸分布較多。判斷柿子鞣酸含量是不是高,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——舌頭,如果味道很澀,就說明鞣酸含量高。
其次,現(xiàn)在市場上銷售的柿子都會經過脫澀處理,鞣酸含量很低。目前,在市場上能買到的商品化的柿子都要經過“脫澀”處理才會進入市場上售賣。只要經過脫澀處理的,鞣酸的含量就很低,不用太擔心會導致結石,可以放心買。
如何放心吃柿子?
一是判斷柿子能不能吃,可以嘗口感。只要感覺味道不澀,就說明鞣酸含量不高,可以放心吃。
二是正規(guī)售賣的商品化柿子都有經過脫澀處理,鞣酸含量很低,可以放心吃。
三是不要隨意去購買或者吃一些路邊售賣或者所謂自家種植的柿子,可能沒有經過脫澀處理。
四是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較高,最好不要空腹吃,盡量等到成熟之后再吃。
五是胃酸分泌過多及胃動力不好的人,或者患有胃潰瘍等胃部疾病的人,盡量不要吃味道較澀、未成熟的柿子。
六是注意自己的感覺。如果每次吃柿子后都會感覺胃部不適,建議去醫(yī)院檢查,看看是否有胃腸道疾病,以免耽誤病情。(阮光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