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食品安全網(wǎng)訊(趙永恒 記者黃官國)師生每一餐的安全,不僅是家長的牽掛,更是監(jiān)管與服務工作的核心。為筑牢上海理工大學校園食品安全防線,上海市楊浦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及長白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所近日為該校后勤管理處、各食堂及餐飲公司近40名中層管理人員,開展了一場“接地氣、有干貨”的食品安全專題培訓,將安全要點精準傳遞給一線食品從業(yè)人員。
開篇敲重點:食品安全是“1”,沒它一切歸“0”。培訓重點強調一個核心觀點:在食堂運營中,食品安全是“1”,飯菜口味、經(jīng)營效益等都是后面的“0”;安全一旦失守,所有努力都將歸零。本次培訓正是為了幫助大家筑牢這個“安全之1”。
直面問題:這5類隱患,務必整改。結合近兩年對該校食堂的日常檢查,培訓采用“曬照片”方式,直指5類高頻安全漏洞,引導大家“對號入座”查找問題:資質管理“懸空”:供應商許可證有過期、個別晨檢流于形式;采購儲存“失守”:索證索票不全、倉庫管理不合規(guī);加工制作“踩雷”:操作不規(guī)范、備餐間違規(guī);清洗消毒“偷工減料”:餐盤清洗不干凈、消毒保潔不到位;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“死角多”:“三防”設施破損、地面油膩。這種不回避、不遮掩的坦誠態(tài)度,讓在場管理人員深受觸動,深刻認識到“風險就在身邊,隱患藏于細節(jié)”。
干貨支招:“8關”守護“舌尖安全”。針對暴露的問題,培訓直接給出“可落地”的解決方案。詳細講解從“人員、采購、貯存、清洗、加工”到“用餐、消毒、留樣”的餐飲安全“八關”管控要點,并重點強調色標管理、中心溫度控制、時間管控等關鍵控制措施。特別是對餐具飲具清洗消毒的12種不合格情形及原因逐條分析,為食堂堵塞管理漏洞提供了極具操作性的指導。
壓實責任:落實“三類人”、“三件事”、“三本賬”。培訓深入解讀食品安全“責任”機制,清晰闡述“三類人”(企業(yè)負責人、食品安全總監(jiān)、食品安全員)的職責、“三件事”(日管控、周排查、月調度)的具體落實方法,以及“三本賬”(每日食品安全檢查記錄、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報告和每月食品安全調度會議紀要)的規(guī)范填寫要求。明確指出,完整、真實的記錄不僅是管理要求,更是事發(fā)時證明履職盡責的“免責憑證”。此外,課程還涵蓋細菌性食物中毒與諾如病毒的防控知識,并設置突發(fā)事件應急處置模擬問答環(huán)節(jié),提升了管理人員的臨場應變能力。
此次培訓內容“干貨”滿滿,既有理論高度,又緊貼食堂管理實際,獲得了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。大家紛紛表示,將把培訓所學轉化為日常管理的實際行動,實現(xiàn)從“要我安全”到“我要安全”的轉變,共同守護好全校師生的“盤中餐”。
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不良信息舉報平臺
黑貓投訴
廣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