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多地抽檢發(fā)現(xiàn)部分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陽性。為認真落實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防控策略,廈門市疾控中心發(fā)布“進口冷鏈食品家庭采購加工與食用指引”,提醒市民在食品選購、食用上多加注意,做好個人防護。

進口冷鏈食品采購
市民應到正規(guī)超市或市場采購進口冷鏈食品,關注食品的產地、來源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儲存條件、進口食品核酸檢測和消毒等相關信息。不采購無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。
市民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時,注意正確佩戴口罩,并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。盡量避免觸碰貨架、電梯按鈕、樓梯扶手等公共物品表面。優(yōu)先采用掃碼等無接觸方式支付。
應合理規(guī)劃購物路線,避免在生鮮區(qū)域反復挑揀進口冷鏈食品,長時間逗留、聚集。采購食品過程中,應將進口冷鏈食品與其他食品分開包裝,不混放。
盡量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,建議在手上套超市一次性塑料袋。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。有洗手條件時應盡快洗手,也可用免洗手消毒劑、消毒紙巾等清潔雙手。
進口冷鏈食品儲存及加工
采購預包裝進口冷鏈食品后,建議用500mg/L含氯消毒液擦拭食品外包裝表面,作用15分鐘以上,再用清水擦拭干凈;或用75%乙醇擦拭2次。
進口冷鏈食品放入冰箱前,應先裝入干凈的食品袋,避免食品間交叉污染,包裝上明日期,避免長時間存放。在冰箱內存放食品時要生熟分開,盡可能固定區(qū)域存放,生鮮食品需放在熟制食品的下層。
以沖洗、劈剁等方式加工處理進口冷鏈食品時要防止飛濺,避免對個人和周邊環(huán)境造成污染,生熟食品應分開處理。處理生、熟食品的器具(刀具、砧板等)要單獨放置,避免混用,防止交叉污染。處理生鮮食品后及處理熟制食品前,務必徹底清潔雙手。加工過程中避免用手觸摸口鼻眼。
廚房要保持通風,相關廢棄物要及時清除。對使用后的廚房臺面、食(飲)具、砧板和抹布等應經(jīng)常清潔并消毒。耐熱的食(飲)具、刀具和砧板等可采用高溫蒸、煮消毒,每次作用15分鐘;對不耐熱的器具可用有效氯含量250-500mg/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,再用清水洗凈。浸泡消毒時,必須使用消毒劑浸透被消毒的物品。每周對冰箱進行清潔,必要時進行消毒。
進口冷鏈食品食用
進口冷鏈食品要燒熟煮透(開鍋后再保持煮沸10分鐘-15分鐘),應盡量避免生吃、半生吃、酒泡、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。未食用完的進口冷鏈食品,應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,盡早食用完畢,再次食用前,應徹底加熱。
家庭內鼓勵使用公勺、公筷,個人食(飲)具不混用,減少交叉感染風險。(李方芳?陳赟)




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不良信息舉報平臺
黑貓投訴
廣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