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(呂文揚)中國歷史源遠流長,文化一脈相承,因此很多器物都有一個逐漸發(fā)展演變的過程,并且和當時對世界的認識、生產(chǎn)力水平、時代審美等密切相關(guān)。“吃”是人類頭等大事,古人發(fā)揮聰明才智創(chuàng)造了不同形制、不同功能的炊具,可見我們對“吃”從來都是講究的。
火的出現(xiàn),讓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,結(jié)束了吃生肉的時代。在這個時代,人們可以用火來取暖、烤食物,烹飪離不開爐灶和容器。隨著金屬冶煉技術(shù)的提高,除了應用于戰(zhàn)爭中冷兵器制造,也出現(xiàn)了一些烹飪用的金屬容器。在山洞里隨便用幾塊石頭搭起灶臺,這就是最原始的“廚房”了。
到了秦漢魏六朝時期,鍋釜由厚重趨向輕薄,并有了臺灶,廚房已經(jīng)初具雛形。到隋唐五代宋金元,瓷器餐具逐漸取代陶器和金屬餐具。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于周公,千百年的演進,形成了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飲食進餐禮儀,是古代飲食禮制的繼承和發(fā)展。
飲食禮儀因宴席的性質(zhì)、目的而不同;不同的地區(qū),也是千差萬別。古代的飲食禮儀是按階層劃分:宮廷、官府、行幫、民間等。而現(xiàn)代飲食禮儀則簡化為:主人(東道)和客人了。作為客人,赴宴講究儀容,根據(jù)關(guān)系親疏決定是否攜帶小禮品或好酒。赴宴守時守約。抵達后,先根據(jù)認識與否自報家門,或由東道進行引見介紹,聽從東道安排,然后入座。
因為桌具的演進,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??偟膩碇v,座次是“尚左尊東”“面朝大門為尊”。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,末席為最低者。由唐至宋代,高桌大椅的出現(xiàn),促使古代飲食方式的改變——由分餐制變?yōu)闀持啤_@個時候,大家開始直接使用筷子,從盛放食物的器皿里面夾菜,送到自己的嘴里。




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不良信息舉報平臺
黑貓投訴
廣告刊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