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食品安全網訊(李愛華)黃瓜以嫩瓜供食用,具有清熱、利尿、解毒作用,有密刺黃瓜、旱黃瓜、水果黃瓜等眾多品類,為重要的果類蔬菜。黃瓜單產高,市場需求量大,種植經濟效益高,深受生產者喜愛;黃瓜既可做蔬菜,又可做水果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春季氣溫逐步回升,光照逐漸增強,越來越適合黃瓜生長,但早晚溫差大,溫度起伏大,黃瓜易出現大小頭、彎瓜尖瓜、細腰瓜等影響商品性問題,配送過程易出現冷害等問題,造成損耗率增加。
在此情況下,北京市生產企業(yè)、園區(qū)、合作社及生產大戶,應以品質為中心,做好黃瓜春季采后管理工作,為此農業(yè)專家提出如下管理建議。
????黃瓜采摘
????適時采收
春季光照充足、氣溫快速升高,晝夜溫差大,黃瓜生長較快,且品質佳,商品性好。雖食用方式和品種不同,但均有最適合采收的產品標準,如密刺類黃瓜,北京以“頂花帶刺”作為最佳商品性的標準之一。一般根瓜適當早采,以防墜秧,中部瓜條在符合消費需求的前提下,適當晚采,通過提高單瓜重的方式來提高單產,上部瓜條應當早采,以防止早衰。在選擇適宜品種的基礎上,保證肥水供應,符合采收標準的應適時采收,使黃瓜保持較佳的商品性和較高的成品率。春季溫濕度適宜,黃瓜生長快,每天可增加采收次數,如采收次數由上午1次變?yōu)樯舷挛?次采收,使達到采收標準的黃瓜能及時采收,能避免出現超過采收標準的黃瓜。
黃瓜采摘
????關注商品性
早春黃瓜生長快,肥水管理措施不當,易脫肥缺水。脫肥、缺水、光照不足、病蟲害等易造成大小頭、彎瓜尖瓜、細腰瓜等問題,既影響產量,也影響商品性。部分生產者盲目追求高產,過量增施氮肥,造成黃瓜口味淡、口感差。單純性彎瓜可通過重力作用方法,使瓜條變直,從而提高商品性。黃瓜生長期缺水會造成果肉脆度降低,品質下降,也影響產量。本市消費者更喜愛短把、果肉淺綠色、果肉細、密刺類、微甜類型黃瓜品種。
生產者應選擇符合市場要求的品種外,還應提早采取疏瓜,使密度適宜,同時重施磷鉀肥等措施,在保持較高的品質、較好品相的基礎上,提高黃瓜產量。部分生產者為追求高產,過量施用氮素化肥,造成品質低。隨著黃瓜上市數量增加,消費者選擇性增強,品質劣、商品性差的黃瓜,易出現銷售價格低,甚至銷售不暢等問題,應引起重視。普通大黃瓜商品性要求:瓜條完整,瓜條已充分膨大,但種皮柔嫩;具有果實固有色澤,自然鮮亮,顏色均勻,有光澤,果柄新鮮,瓜體彎度在0.5 cm以內,瓜柄小于瓜長的1/7,瓜腔細,小于瓜橫徑的1/2,無棱,瓜條長度一致,色澤新鮮、刺瘤堅挺,無萎蔫,質地脆嫩;清潔、無雜物、無冷害、無凍害、無病斑、無腐爛、無苦味、無失水現象。
黃瓜包裝
????包裝方式合理
黃瓜有拇指黃瓜、水果黃瓜、旱黃瓜、普通大黃瓜等種類,不同種類黃瓜,包裝方式略有差異。應根據銷售渠道選擇合理的包裝方式。目前黃瓜多采用托盤+保鮮膜、保鮮膜包裹、槽型盒等包裝方式。包裝材料型號應與黃瓜規(guī)格相匹配,既能減少出現機械損傷,又能提高產品美觀度。
黃瓜包裝
????包裝方式合理
套袋黃瓜可解決黃瓜大小頭問題,提高產量,提高商品性,也是一種新型包裝方式。為降低包裝成本,提高包裝效率,可根據包裝數量,選用適宜的半自動、全自動的果蔬包裝設備。為樹立農產品品牌意識,產品應實行分級銷售,即對黃瓜進行分級后包裝,不同等級的黃瓜流向不同市場,同時實行差異定價策略,促進農產品優(yōu)質優(yōu)價機制的形成。
黃瓜配送
????配送過程規(guī)范
春季刮風天氣多,早晚溫度低。在疫情管控期,居住小區(qū)采取封閉管理,農產品實行不見面的交易方式,配送人員把產品放在小區(qū)門口露天存放,消費者不能及時收貨,甚至當天忘取快遞,造成黃瓜發(fā)生冷害甚至凍害,商品性降低,損耗率提高。應規(guī)范果蔬不見面銷售方式的配送過程,促進電子商務交易方式的健康發(fā)展。
保鮮方法得當
黃瓜適合的保鮮溫度為12-13℃,春季可在室溫下保存。黃瓜含水量高,一般為95-98%,失水影響品質。為保證黃瓜品質,防止黃瓜失水,可用保鮮膜包裹或放入保鮮袋中。家用冰箱溫度一般為2-6℃,用冰箱存放5天以上,黃瓜極易出現果肉果皮分層、水漬狀斑等冷害癥狀,失去商品性,造成經濟損失。如在家用冰箱中存放時間較長,可用保鮮膜包裹等方法,增加膜內溫度,減少水分流失,保持黃瓜新鮮度,從而達到保鮮效果,避免經濟損失。